华为鸿蒙正式“剥离”美国代码,阿里、腾讯、清华等接连宣布
在国产技术自主化的浪潮中,华为率先宣布去除美国代码,其后,阿里巴巴、腾讯和清华大学等巨头也相继发布声明,展现了中国科技界的决心和实力。这一系列的动作标志着中国科技界的一个转折点:国产技术的完全自主化。

华为的这一举措是对美国长期压制的直接回应。在面对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华为不仅自主研发了芯片技术,更重要的是,推出了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系统的推出在过去几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原因是系统中包含了部分美国安卓系统的代码。这一事实让人们对鸿蒙系统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国产自主系统产生了疑问。
对于鸿蒙系统而言,最初采用部分安卓代码是为了解决生态兼容问题。新系统若不能兼容现有的安卓应用,将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因此,华为制定了一个明确的发展路线图:首先兼容安卓系统,然后逐渐替换掉安卓的元素,最终实现与安卓系统的完全独立。目前,华为已经达到了这一进程的最后阶段。

在近期的声明中,华为的高层就明确表示,将会把鸿蒙系统中的美国代码全部剔除,此后,鸿蒙系统将不会再兼容安卓应用,而是更加专注鸿蒙原生生态应用的开发,虽然目前100%纯正的鸿蒙应用并不多,但是对于主流的应用已经基本覆盖,所以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使用体验。
为了加强鸿蒙系统的应用生态,国内互联网公司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持至关重要。在这个背景下,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将开发基于鸿蒙系统的原生应用,并开始招募相关开发人员。同时,清北以及很多国内的985高校都对外宣布将会开设针对鸿蒙系统开发的课程,以便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这些举措不仅得到了国内科技企业的支持,还显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鼓励和期望。这一系列整齐划一的动作,显示了国家对于鸿蒙系统的重视。
在宏观层面上,华为在当前时刻宣布去除美国代码,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华为已经在芯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手机生产也已基本恢复。在这个关键时刻推出独立的鸿蒙系统,不仅是顺应潮流,也是抓住了最佳时机。
对中国来说,这一举措所代表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只要华为成功构建起鸿蒙完整的生态系统,将会从本质上摆脱国内市场对于美国的技术的依赖,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可以在全球操作系统市场上更加自信地与美国竞争。

这场关于中国操作系统命运的战役正在悄然展开。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不能在技术上提供过多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去支持我们自己的国产操作系统,即便不用,但至少不应该去恶意诋毁。鸿蒙系统不仅是一款操作系统,它更代表了中国人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